2020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和国家电投共同创建了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建院四年多,在黄震的带领下,学院在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办学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2025年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学院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沉浸式的智慧能源校园落成,智慧能源卓工书院九月新学期即将开启……
“这些善意的眼神在鼓励着我。”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部门负责人帕斯卡尔·策勒尝试模仿刚看过的武术动作,往来游客向他投去善意的目光。而对他来说,流连于城市文化展示区不仅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更像“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感受到成都、四川、中国的魅力。”
黄震:“风口”往往是一时的,专业的选择应长远看,最理想应是个人学习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就能源专业而言,当今我们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由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能源绿色转型,截至今年三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的14.5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9.8%。通过上面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1999年福建省登山协会成立时,邀请习近平担任名誉会长。他答应得很爽快,并说:“我当名誉会长,就要给登山群众做一些实事,推动全民登山健身运动,运动可以给百姓带来幸福。”
学院建立了25家实践基地,大学每个暑假为学生分别安排了认知实践、拓展实践和研究实践等。今年学生毕业典礼上,有位叫王洋的本科生在发言中说,他大学三年的暑期去了五家单位实习,让他有机会在真实的产业一线中学习、思考、成长,也更加坚定了未来职业的方向。这种“工学交替”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专业认知到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实现了“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闭环,也形成了学院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
“经过20年来的探索,湖州逐步探索构建了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湖州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夏威眼神里透露着自豪。
“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发布会现场的第一个提问,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从“朝发轫于天津兮”到“天子经由之渡口”,天津——一座有故事的城市,随漕运发展勾画城市的胜境,光阴的积淀赋予其别样的魅力。“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海河之畔,天津以其特有的浑厚与灵秀,向世人展开津派文化与经济活力交织、生态文明与人间烟火缱绻的鲜活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