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高波最近出版了新著《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天下观念的通论。一方面在天地之学与儒学、象数与义理的交互中讨论“极”的观念史,另一方面探讨天下观念的古今之变,尤其是作为“天下之极”的世界枢纽观念自两汉至晚清的转型。他认为,唐宋以降,理学、易学与数术学涵化近代西方宇宙论、地圆说与陆海观念,以在球形大地上重建天下秩序。天地观与天下观相表里,共同构造了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世界观基础。在接受《上海书评》记者的专访时,高波认为,近代中国天下秩序的崩解,让思想家对理想天下的探讨变得更自由,对于这种具有强烈普世色彩的天下观,不能用其应然态去批评当下世界的实然态,而要承认每一种普遍理想都可能在实践中变得面目全非。
您在书中所说的三次宇宙论的危机,某种程度上说,是原本设定的天极、地极都无法承当世界图景的锚点。您在书中提到:“唐宋之际,南北盛衰之势,让两宋士人对天运地气推移下人极的转移,有了明确的体认,则前述世界的恒定感,就逐渐被世界的变异感所取代。并且影响到另一条构造华夏世界图式的路径,和融南北地理与文明视野,兼综理学、经学、象数《易》学与堪舆数术,以天地大形势之说建天下之极。”这种变化与宇宙论的关联似乎已经很稀薄了?那么,从自然中“脱嵌”的“独立人极”能否作为锚点单独建立世界图景?
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再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品格,大家吟唱屈原的诗词,更感受着屈原的家国情怀和精神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曾在19岁时在萨尔布吕肯世界杯首次夺得三大赛冠军的成就。2016年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赛在德国萨尔布吕肯举行,樊振东在决赛中击败队友许昕,赢得职业生涯的首个个人世界冠军头衔。
曾经的土官村,升学、入伍、祝寿、乔迁……办宴席的名目繁多,宴席多的时候有的村民一天能参加三四场。大家相互攀比,随礼金额和桌餐标准越来越高。负担沉重,不办又怕被说闲话。
针对案件中反映出的未成年人用网风险及监护不足等问题,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姜颖在会上发布《关于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教育的指引》,为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提供行为指引。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以人极为地极如河洛地中说,到后来的东南地中说乃至地脉说,我感受到某种“战略转进”式的话语风格,而与之相反的是,作为河洛地中说的挑战者,昆仑之为地极说虽然边缘化,但在几次危机中始终能摇曳不倒,甚至明末以降上升为主导性的天下之极,康有为、廖平竟然设想以昆仑为世界枢纽,这是为什么?昆仑基于地学,河洛基于人学,都非天学,是否意味着天学实质上已经失去了立极的价值,只是追求普遍历史图景的学者不愿意承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