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人在遭遇茫然和挫败之后彻底躺平;有的人,像被“上了发条”,每一步都处于竞争状态,不允许松懈和出错。而在西湖大学,推倒重来、改弦易辙都是被允许的,这里有很强的包容性,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认清自己。
也因为“小而精”,西湖大学可以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本博连读的机会,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阶段。符合要求的学生可推荐攻读本校博士研究生,最快8年就有可能拿到博士学位。目前该校博士生招生总量远超于本科生。如果学生本科毕业想直接就业,或到社会实践一两年后再回来读博,西湖大学也会尊重并给予支持。
5月26日晚,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他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愉快的对话,表示欧盟委员会仍将全力致力于通过建设性、针对性的努力达成协议。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浙江宁波开展学习教育专题研讨3.3万余次,边学边查边改。针对“执法扰企”等问题,宁波梳理涉企行政检查权责清单,通过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将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高频检查事项整合为“综合查一次”,明确“清单之外无检查”。
施一公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诸如颜宁、柴继杰、万蕊雪、白蕊等,当被问及是否有信心继续在西湖大学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他告诉澎湃新闻,一个人往前走,尤其是年轻人,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怎么想?最后能脱颖而出的是那些从没有放弃的人。“我一直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有科学梦想,你一定会有所实现的,我不敢说你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你一定会用某种方式实现。”“就算起点不高,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