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7月7日,昌吉市榆树沟镇,伴随着“嗡嗡”声,一个身形矫健的“钢铁农夫”正忙着为棉花“摘帽”。
“我是首次来中国,这趟行程很有意义,让我得以了解祖先的故乡,以及那里曾经的模样。”迪恩·阿迪昂(Deane Adeang)是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的儿子,9日他在深圳表示,“这里的人们友好且热情,我回去后一定会告诉我的朋友们,若有机会,一定要来中国看看,单单为了品尝这些令人赞不绝口的美食,就绝对值得——中国美食实在是太棒了。”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上个世纪之交的西班牙、拉美、沙俄以及中国等等这些地方的“九八一代”的探索?因为在上个世纪之交,他们面对主流现代性的那些激进的思考与探索,以及他们的退缩和犹疑,都是非常珍贵的。那是整个20世纪留给我们的经验和遗产。那个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上个世纪之交那一代知识分子开启的对整个西方以现代性之名书写的历史和描绘的未来进行的质疑和省思是全面而深刻的。那么,21世纪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在20-21世纪之交,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能回答一百年前那代知识分子曾经提出的问题吗?我们在认真总结上一个世纪的整个思想史和革命史的脉络吗?似乎当今世界更主流的是审判、告别甚至清算“短二十世纪”的革命传统,因为所有20世纪的革命实践都失败了。但失败的探索就没有意义了吗?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介绍大会总体安排和筹备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分品种看,小麦单产399.2公斤/亩,减少0.2公斤,基本持平。其中,冬小麦单产399.8公斤/亩,减少0.2公斤,下降0.1%。分地区看,主产区中四川、河北、山东、湖北亩产分别增加4.8公斤、3.3公斤、2.7公斤和2.1公斤,陕西、河南、江苏受旱情影响,亩产分别减少9.6公斤、4.7公斤和3.3公斤。
拉美的这些思想者围绕不同路线进行辩论和实践,这其实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比如土耳其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在思考是要“向东”还是“向西”。说实话,乌克兰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类似困境的一种激化。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这个类型,只不过在上个世纪之交,大家还是有选择的。但现在,我们好像已经进入了一个所有文化都被压缩到同一条赛道的时代。无论是在先发的还是在发展中的,现在即使你犹豫,都很难回头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感觉是,我们正生活在全球资本主义最坏的阶段,而且更坏的是它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