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中“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顽强精神。其中,《南京照相馆》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并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正式上映,引发了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
李在明与石破茂在23日的会谈中就加强安全领域战略沟通、推动氢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等一系列议题达成共识。会谈后发表的共同文件是两国时隔17年再次就首脑会谈成果发表共同文件。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庐山抗战博物馆内,有两张展图令人印象深刻,一张是“参加国共第一次庐山谈判时的周恩来”,另一张是“第二次庐山谈判时,中共代表团在下榻的仙岩饭店前合影”。两张照片中的周恩来,皆神态自若、豪情满怀,坚毅的眼神折射出实现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背后是中共对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充分诚意和缜密考量。面对蒋介石嗤之以鼻的冰冷态度和蛮横无理的强硬态度,中共谈判团仍不失风度,努力争取两党合作。透过历史的橱窗,我愤怒于蒋介石拎不清民族大义和党派小利;我鄙视国民党企图放弃工农力量、仅仅依靠士族门阀抗日;我更赞叹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博大胸襟与历史担当。
如今,美庐别墅的一楼第一展厅,就是当年国共秘密会谈的房间,房间里那张铺着红绒布的谈判桌,成为网红打卡点。七七事变爆发,战场的形势发展如黑云压城城欲坠,国共的和谈亦如紧锣密鼓鼓欲摧,举国上下要求立即全面对日作战的呼声直冲牯岭。“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立场态度,也是实际行动。1937年6月至7月,周恩来带队中共代表团两次上庐山,同蒋介石进行会谈。翻开《周恩来选集》,有这样一段话:为争取这次和谈,中共中央主动向南京政府表示,“愿在蒋指挥下努力抗敌,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但是,战场上十年的兵戎相向、互相猜忌要在一年多的接触和谈判桌前化解,谈何容易,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面对华北炮火正浓,全国一批又一批爱国力量呼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强烈愿望;面对蒋介石出尔反尔,“三个取消”的“限共”、“反共”政策;面对国民党以执政党身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在谈判桌上企图将“国共合作”变为“共产党归顺国民党”的强硬态度,是屈从于国民党提出的条件,还是与之分裂,这是摆在中共代表团面前的一道难题。屈从,中共就丧失独立性,重蹈大革命失败的覆辙;分裂,必然导致国共两党团结局面破裂,有利于日本侵略者。
2015年的《解释》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的数额标准确定为十万元,这与当时的司法实践情况是相符的。此次《解释》综合考虑立法修改精神和司法实践具体情况以及与洗钱解释的协调等因素,对于上游犯罪为盗窃、诈骗、抢夺等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相对较低的普通侵财犯罪,对应的下游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升档量刑数额标准为五十万元;对于上游犯罪为非法采矿罪、职务侵占罪等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相对较高的犯罪,对应的下游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升档量刑数额标准为五百万元。解决司法实践中部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上下游的量刑不协调甚至倒挂的突出问题。
刘畅(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解释:一个组织或器官就像一篮子混合了多种水果,比如苹果、香蕉和橙子。过去的常规测序技术(bulk-seq)好比是把这一篮子水果全部丢进榨汁机,打成一杯混合果汁。我们能品尝到这杯果汁的整体风味,检测出它的平均甜度,但无法知道其中具体有哪几种水果,更不知道苹果和橙子各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