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术后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或存在误区,常因疏于管理,导致癌细胞转移或复发风险进一步变高的现象屡见不鲜。”田文教授强调,“动态评估与规范化随访是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沉浸式体验让文化交流自然发生。一位泰国留学生不解“马锅头”为何物,中国学生解释,“马帮领队,类似物流老板”。拍摄咖啡工艺时,老挝、越南等国的“留学老生”用本国语言为新生翻译——把“日晒”“水洗”这些术语讲得通俗易懂。
作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2025无人机产业发展对接会暨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展上,百余款“无人神器”集结。从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到自动驾驶无人车,再到智能无人船,“无人科技”从概念走进现实。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创立于2019年的金芦苇奖,是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于一体的工业设计领域奖项,与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并称“一赛一周”。历经六届发展,累计吸引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4.2万余件设计作品参赛,涵盖国际企业成熟产品与独立设计师前瞻概念。
张嘉漪回忆起自己13年前回中国,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尝试把光电材料制成纳米线人工光感受器,来替代失明者凋亡的光感受器。
AI的应用正进一步向打造健康人居环境延伸。在安徽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的一间健康卧室内,AI环境调节器能够根据室外气温、室内湿度以及人体体温变化,实时自动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用户在睡眠中受凉或过热,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并预防疾病。该企业负责人陈剑云认为:“未来人居环境会从单纯智能化向注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方向转变。”
本届金芦苇奖分为主体赛和专项赛两个赛道。其中,主体赛共吸引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7545件作品参赛。值得一提的是,概念组与产品组的作品比例,首次实现接近1:1的均衡态势,意味着参赛作品的可落地性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