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成都10月2日电 (何美锟)近日,在四川大学智能系统研究院,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启军正与学生交流利用AI大模型修复唐卡的图片。一幅破损的唐卡图片经过人工智能模型的精准计算,短短十秒内,缺失的图案细节与色彩便得到完美复原。
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报告称,截至10月2日上午6时,菲律宾宿务省北部强震共导致72人死亡、294人受伤,53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超17万人受灾。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北京10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近日随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活动赴辽宁采访了解到,长期以来,地震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持续关注非天然地震监测研究,近些年更是结合人工智能(AI)前沿技术创新与研发应用,推进助力安全生产,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钰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在非天然地震监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正逐步革新传统地震监测和服务模式。
对于夜游外滩的游客来说,“夜上海”不应该只是灯光和建筑的美轮美奂,如果游客半夜走累了没地方歇脚,不能喝杯冷饮甚至想吃一顿找不到地方,体验感势必打折。所以,延时打烊的老字号,夏季推出冷饮也好,周末外摆也罢,都是兼顾格调和游客实际需求后的市场选择。怎么做到既“洋气”又不失“烟火气”,南京路步行街的“试点”开了一个好头,效果则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