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模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覆盖全市、层次丰富、选择多样的市民艺术教育体系。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市16个区均有覆盖,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其中,静安、徐汇、普陀、闵行等区表现突出,无论是教学点数量、课程种类还是招生规模都居于前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这充分体现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和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高度热情。”
一场数字经济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总经理林文火表示,当前,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国文化借助数字之翼打破时空藩篱。
晚上6点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日校的学生已经离开市群艺馆,工作人员随即将白天日校课程教室的指示牌替换成夜校的指示牌,等待下班后赶过来学习的夜校学员。晚上7点,循着指示牌来到市群艺馆3楼,已然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报告厅里,学员们举起双臂,加入《肩颈康养》课程;301教室继白天热爱戏剧的学员后,迎来热爱爵士舞的夜校学员;306教室开启为期三个月的“老年人居家中医护理”之旅;308教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把古琴,时不时传出阵阵琴声。
初秋时节,山西长治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绿色庄园采摘园内,紫红色西梅三个一簇、五个一团地挂满枝头。园子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村民采摘、分拣、过秤、打包,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丰收的喜悦。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回望历史,全球治理是在国际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应随着国际格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更趋复杂多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立足国际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是弥补治理赤字的应有之义。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样式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通过实地参观,我切实感受到了样式雷世家高超的建筑技艺,特别是‘诚信做人,勤勉治业’的家风家规,更是激励鞭策我们后辈创新事业、发愤图强、精益求精的民族瑰宝。”大学生张子豪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