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近年来,中国港口行业智慧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逐渐应用于港口远程控制、无人集卡调度、堆场动态优化、靠泊计划优化等,支持港口作业效率提升。目前,中国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一批近零碳港口加速创建。
大件家电越来越受青睐,这是多地家电以旧换新消费中出现的新趋势。在贵州赤水一家家电卖场,暑期家电销售小高峰让销售员和送货员都十分忙碌。
独特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消费的原因。一位20岁的大二学生因为滑板来到友谊商店,他喜欢这里自由又复古的氛围,“滑场和这些老房子很配”。暑期他一个月的实习工资4000元,除了买滑板和运动用品,一部分重要花销是去王府井的谷子店(售卖与二次元文化相关的周边产品商店——记者注),购买角色新出的周边。
根据藏客(来往于唐蕃古道的商旅)回忆和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2年在青海的调查,清代从青海丹噶尔(湟源)到拉萨,全程共约1600公里,交通畜力分为骆驼和牦牛,骆驼每天约走30公里,费时约两个多月;牦牛要慢些,大约要走四个月。藏客一般从当年9月中旬从丹噶尔出发,到达拉萨的时间约为11月中旬,次年2月份再踏上返乡的旅程。也就是说,当时的藏客旅行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这是因为高原上湿地溪流遍布,春秋两季气候尚冷,地面上冻,有利于队伍通过被冻结的湿地与溪流地面。至于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冻土融化,遍布的湿地和溪流成为通行的障碍,反倒不利于旅行。当然,夏季植被茂盛,可为牛马骆驼等牲畜提供便利的草料供给,因此夏季可以在高原旅行,却并不是最适合的季节。
帮扶背景:储能电池产业是厦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厦门市储能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但仍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工艺标准化程度低、行业企业在储能及相关领域的标准话语权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赋能则让红色资源的活化突破时空限制,为共鸣搭建跨维度桥梁。如果说场景化体验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技术便是让红色资源“活”在数字时代的“催化剂”。要针对不同国家受众的媒介习惯,开发多语种、轻量化的数字产品,用AR技术扫描雕塑,就能看到动态历史影像;线上展馆更让全球网友随时随地“云参观”……这些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历史从“过去时”变为“进行时”的纽带,将厚重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易于接受的数字内容,让抗战精神渗透到国际传播的“毛细血管”,实现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参与”的转变,让不同地域的人都能以熟悉的方式亲近历史、触摸精神。
它曾风头无两,是北京唯一的综合性涉外商店,1979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首先出现在友谊商店和一些涉外宾馆的柜台。英文书籍、日本东芝电视机、羊绒衫等“奢侈物件”,只有在友谊商店凭外汇券才能买到。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燕莎、赛特等现代化商场崛起,以及外汇券的废止,友谊商店因设施陈旧、商品单一,落入无人光顾的境地。
茫茫东海中,鼠浪湖是舟山群岛中一座本不起眼的“孤悬”小岛。小岛却不可小觑,它是中国强港的一个缩影。去年11月,两艘来自巴西淡水河谷的40万吨矿船在鼠浪湖码头同时靠泊作业。2个40万吨铁矿石卸船泊位,能满足两艘满载40万吨超大型船舶的进港需要;1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装船泊位,让码头堆存能力突破600万吨。去年,该码头就完成铁矿石吞吐729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