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发表的调研报告《解码“苏超”》将主场城市的服务模式总结为:面对热度激增带来的公众参与、信息获取、服务体验等需求爆发,重塑响应机制,通过多元化、即时性沟通渠道发布权威信息、优化服务流程、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公众的满意度。
她所在的病区从最初200多位病人,到如今仅剩50人。多数人因患病被送进来,也在这里走完一生。在老人们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时,邢少云为他们献上最后的温暖。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亮报道: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白纹伊蚊成为致病“信使”。近日,记者采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学系副教授、中大“蚊子工厂”技术总监张东京了解到,其团队正努力“以蚊治蚊”:一边释放经辐照的绝育雄蚊,让野生雌蚊“绝育”;一边培育不吸血的华丽巨蚊,让其幼虫吞噬白纹伊蚊幼虫。这两种创新生物防治技术即将联手,7月30日在佛山三水南山镇展开实战,为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筑起科技防线。
2002年,邢少云成为病区护士长。那时的麻风病人常因伤口溃烂严重感染,不得不截肢。“当时换药的方式很简单,创面总是反复,我就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邢少云说。
晚上10点40分,经过耐心劝导,两位老人开始收拾简单的行李准备转移。晚上11点30分,雨越下越大,记者在三河一中群众集中转移安置点看到,不断有拉着居民的大巴车开进来。
从附着在产卵纸上的黑色蚊卵,到孵化管中游动的幼虫,再到经自动化设备精准分离的雄蚊蛹,每一步都透着精密——雌雄分离仪能区分仅1毫米宽的差异,让混雌率低至0.1%;X射线辐照仪则像“手术刀”,450秒内就能让雄蚊丧失繁殖能力,却不削弱其交配竞争力。这些“绝育兵”羽化成蚊后,会被送往野外释放,与野生雌蚊交配、使其“断子绝孙”。建厂4年来,这里已累计产出数千万只绝育雄蚊,成为环保防控蚊媒传染病的“超级工厂”。张东京介绍,“过去4年,我们一直在广州老城区小范围释放经辐照的绝育雄蚊。我们发现,因有绝育雄蚊的存在,释放区的雌蚊叮咬指数下降了70%-80%。”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