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杨向斌称,这次在仲裁法修订过程中增加了特别仲裁制度,是这次修法中的一大亮点,也备受社会关注。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增强我国仲裁制度的包容性。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仲裁案件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仲裁机构管理案件,称为机构仲裁。另一种模式是由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以后直接管理案件,一般称之为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相比,临时仲裁更加的灵活、便捷,也更加的经济,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两种模式并行的做法。
1985年纪念馆建成开放后不久,熊淑兰报名,“参加讲座,给年轻人讲过去的事,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儿子熊胜保总是陪伴在侧。
据携程数据,今年以来,澳大利亚位列中国入境游第5大客源国,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5%,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航班数量同比增幅超过220%。澳大利亚游客来中国的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深圳、杭州、重庆、厦门、南京和西安。在即将到来的暑假,澳大利亚-中国的机票均价较去年同期降低近三成。
湖北京山9月29日电(余哲 成丽平 余舟)2025京山网球公开赛28日在京山网球训练基地落幕。作为中国首个同时承办WTA125和ATP100职业赛事的县级市,京山以“赛城一体”的创新模式,跻身世界网球版图。
五是水利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等颁布实施,120万名河湖长为守护河湖履职尽责,七大江河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全部建立,流域统一治理管理进一步强化。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和“高保真”数字流场模拟数学模型系统加快建立,安全大坝、生态大坝、智能大坝和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深入开展。构建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新格局,“十四五”前4年年均使用非财政资金3957亿元,是“十三五”的2.3倍。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跨省域用水权交易、多种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实现新突破并乘势推进。
三是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河湖面貌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