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分析,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建筑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扣除相关物价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实际增速提升了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增长较为稳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3%;赔付支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77万亿元,赔付支出8269亿元;按险种分类看,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29万亿元、216亿元、4614亿元。
8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供应链协会获悉,成都市供应链协会与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就共建“一带一路”供应链服务站已达成一致意见,计划于年内建成投用,最快将在9月亮相。
将“人文”与“经济”同步纳入人文经济学研究领域,考察人文经济形态呈现的共生共荣“双强”态势,形成“共同繁荣”的人文经济形态,这成为人文经济学研究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能够有效呈现“双强”奇迹、共同繁荣格局,就会形成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人文经济形态。我们能看到,个别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城市,既没有发展好经济,也没有保护好文化,没有形成“人文经济”良好发展态势;也有一些城市和地方虽然经济发达,但是缺乏人文精神,也会出现发展陷阱丛生、经济基质不稳等问题。显然,“人文”与“经济”两者都弱或一强一弱,都不是人文经济形态。“人文”与“经济”双强之间具有深层的相互依赖性、关联性和支撑性。人文经济学将“人文”与“经济”双强现象自觉纳入研究对象,与此相应,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揭示人文经济形态内在规律性效应就表现为“双强效应规律”。这一规律性效应表现为:当“人文”与“经济”双方共同发展效果超越了单一、单线发展程度时,人文经济将持续发展、扩大发展、加深发展;反之,如果任意一方的偏颇造成双方的发展程度低于单一、单线发展程度和水平之时,那么,这一人文经济形态就可能会被排斥。双强效应反映和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特征,其内蕴的唯物史观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两者并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双强时,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反之,任何一方的缺失或薄弱,都将导致社会整体发展的失衡和停滞。
谭德塞等人表示,至关重要的是,这场运动应当吸纳那些曾饱受孤独与社会疏离之苦的人们的声音,因为他们深知真正的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给大家推荐产品做方案时,理赔体验是我参考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家保险公司理赔体验感,我个人觉得总体都挺好的。上半年经手的两次拒赔申诉,也正常赔付了。”保险经纪人张淼日常会对接各家保险公司,帮助客户处理理赔纠纷,从业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理赔经验和体验。5月份时,有消费者咨询他:治疗癌症引起的癌症并发症,是否在防癌险赔付范围内?“又是‘赔不赔’的问题咨询。”他一一向各家保险公司询问核实,然后向客户做出了推荐。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