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第三篇章以“传承”为核心,生动展现了这一深厚底蕴。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登台,现场展示精湛技艺:香巴拉勉唐唐卡画笔法灵动、色调和谐,构图疏密有致,意境轻盈庄严;檀香泥塑匠人以红泥塑形,矿物为彩,镶嵌镀金,每一道工序尽显匠心独运;乡城传统画雕则融绘刻于一体,在刀锋与笔墨之间勾勒出饱满的立体神韵……所有这些鲜活技艺,最终都凝聚于乡城的文化象征——纯白厚重的白藏房之中。在乡城人心中,白藏房犹如承载千年历史的“活态博物馆”,静静见证着多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社区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刘悦来:这条路上商铺门口外摆的绿植、包括一些特色的座椅,甚至有给宠物喝水的装置,这些都是商户的自主创作,通过市民的参与,把城市的生活圈变成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的建设。
此前,吕礼诗曾多次到大陆观展。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15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吕礼诗一度哽咽,表示想要让台湾民众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强”。今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吕礼诗受邀观礼,应接不暇的各式新装备,让他再次感受到祖国大陆强大的国防军事实力。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关学与书院文化”为核心主题,会议围绕关学思想与书院精神的交融共生展开深入探讨,从关学的学术脉络与书院的教育实践出发,对关学传统在书院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当代价值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梳理与阐释。
这次商务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新举措中明确提到,要促进设施、业态、服务、管理升级,推动便民生活圈与15分钟健身圈、娱乐文化圈等圈圈相融,相邻社区的便民生活圈之间环环相扣。对此,一些地方已经在探索实践。
一种资源就是一张名片,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水晶在东海,也是如此。如今,在巴西、乌拉圭等海外水晶产地,还活跃着1万多名东海“淘晶人”,国内也有不计其数的东海人长期往返20多个省市采购原石。
跑大厅办业务,曾是一件令企业头疼的事情。近几年,各地相继推出了“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平台,将原本分散在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等部门的企业开办事项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数据共享,资料一次性采集,大大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2008年,江河号子(长江峡江号子)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杨春善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