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不仅延续了传统武术的吸引力,还掀起了登山运动的新热潮。峨眉山景区管委会文化旅游局局长尧斌介绍,今年1至8月,36万人次完成徒步登峨眉山全程,同比增长40%以上。连续举办三年的峨眉山越野挑战赛,在今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赛事,显著提升了峨眉山在国内外徒步登山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兵站按照野战医疗保障模式开设了医疗区,40余间门诊急诊包含热射病救治帐篷、急诊抢救帐篷等多个设施,首次在阅兵保障中开创性配备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多个医疗方舱,为高效诊疗贡献力量。
记者留意到,不少上班族也停下脚步拍照打卡,表示“真新颖,下班想来逛逛”。将“博物馆文创”巧妙织入城市通勤者的日常轨迹这份“巧思”背后,是《北京市博物馆条例》“推动博物馆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要求的鲜活落地。地铁站这一公共空间,也摇身变为触手可及的文化驿站。
“初期不太懂做生意的方式,在市场推广方面遇到很多问题,带来的钱几乎亏完了。”苏允恺说,当时差点想放弃创业回台湾,但很快迎来了转机。
今年,他们作为独立机构编入阅兵保障序列,担负参阅人员、装备的铁路、公路运输投送保障任务,在官兵有需要时,还有协调军用饮食供应保障的职能。
武术的吸引力还转化为实体文创产品。在峨眉山景区的文创商店里,有微型宝剑吊坠、武术人偶摆件、飞镖形状的书签等,这些基于武术元素设计等文创产品吸引游客驻足选购。
在保障旅客“走得了”的基础上,铁路部门创新服务能力,努力让旅客“走得好”。12306学生票预约购票服务实现常态化,惠及近2000万学子;部分车站试点“门到站”“站到门”行李服务,让旅客告别大包小包奔波的烦恼;45个车站实现铁路与地铁换乘免安检,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每一次时刻优化、每一次服务升级、每一次流程改进,都是对“人悦其行”理念最好的诠释,也让铁路出行更有温度。
音乐剧《清澈的爱》以闽东籍戍边战士陈祥榕为国牺牲的英雄事迹为背景,分为《山谷》《参军》《渡河》《酿酒》《炽志》《勇敢》分场,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讲述一个少年英雄成长的足迹,歌颂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展现新时代英雄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