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包括斯诺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当日研讨会通过主旨演讲、主旨发言、专题分享等形式,全面回顾斯诺等国际友人在抗战国际传播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探讨如何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该遗址同德国纳粹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1933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生化武器研究生产等战争犯罪活动。1936年开始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建立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基地。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现在旧址的整体格局。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七七事变两周年纪念日那一天,朱自清写下这段深有感触的文字。在民族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空前觉醒,民族力量空前凝聚,历经磨难的古老民族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过去每逢出菌季节,村民们全家出动上山找菌。你一朵我一朵,见到刚冒出头仅有手指大小的菌子就挖走,导致菌子品质、价值低,有时村民还会因抢菌窝引发矛盾纠纷。”瓦窑村村民小组组长普万忠说,“现在不一样了,按规矩来,菌子反而长得更好、更多。”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对抗只会把世界带进死胡同,合作才是驶向未来的宽阔航道。唯有互利共赢、同球共济,人类方能战胜种种风险挑战,迈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境界。
2024年1月9日,莒南县院向县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消除文物安全隐患。3月5日,县文旅局回复称已编制修缮计划并于三月下旬启动修缮工程。5月6日,办案人员现场查看,旧址仍未进行修缮,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状态。
此前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曾倡导“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为上合组织推进务实合作指引方向。
澳门9月1日电 由澳门中华文化推广直播协会主办,澳门城市大学(简称“澳城大”)海峡两岸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忆·共鉴·共融——抗战历史记忆与共同体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29日上午在澳门城市大学何贤会议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