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同题共答模式,结合主题教育,采用“1+16”市区联动会商,开展“统战力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课题研究,形成20余项制度性成果,浦东新区“3C免办”等做法在上海全市推广。
9月初,九宫格“馍”法月饼正式上线:黄河水波纹、中山桥落日、广寒宫玉兔……9块馍,9重寓意。马瑞坚持使用最传统的馅料,豆沙、枣泥、山楂。“老人吃得懂,小孩吃得动。”她说。
营地建成后,登岛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根据港澳青年喜爱娱乐与开放式旅游的特点,谭祥明团队精心设计了户外露营区,并策划了草坪嘉年华、珠港澳特色美食节、海岛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成功吸引了大批港澳青年游客,使营地成为港澳青年社交互动的平台。
作为本届东博会的最大亮点,主会场特别开设了人工智能专馆,吸引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马来西亚绿色能源AI应用、文莱智能医疗体系、泰国“数字经济 4.0”成果集中亮相。此外,在中国展区,高新技术展品比重大幅增加,其中AI或AI赋能展品占比超过50%。
更重要的是,AI正在降低跨境合作的门槛和成本。过去东博会大型项目多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与东盟欠发达地区难深度参与。本届“AI会展”智能体覆盖24个场景,智能客服、精准匹配等功能,让东南亚小作坊对接中国供应链、老挝农户找到合作方;来自缅甸的参展商用AI优化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则借助AI溯源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新加坡企业通过AI优化跨境物流调度……“AI让红利渗透到基层,让更多人分享到合作成果。”很多参展嘉宾感慨道。
这两天,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的千亩生态梨园迎来丰收,翠冠梨、秋月梨、黄金雪梨等品种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梨园负责人开心地说:“今年,我们的梨园采用了科学种植技术,梨子个头又大、糖分高,预计今年总产量能达到500吨。”
人文交流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高金洪表示,中方即将启动的第二期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意义重大。青年需通过交流项目凝聚共识、提升能力、拓展视野,这是有利于促进双方长远关系的重要投资。此外,中国—东盟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已建立,于明年举办的首次会议将更加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助力双方在多领域的相互理解。
“除了做好服务,互联网运营思维也很重要。”来自重庆云阳的易师傅表示,网络平台受众广泛,有利于业务推广,增加订单量。“目前刷到我们互联网短视频和通过线上店铺来的订单,占总业务来源的一半左右。”易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