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继续做蒙方可以信赖和倚重的伙伴。双方要悉心维护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在实现各自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携手并进。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为了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愿同蒙方共同落实这一倡议,破解治理赤字难题。
“一边是老人‘没处去’,一边是医院‘床位空’。”徐州市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这‘两头难’必须破局。”为此,徐州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开展长护险服务与医养融合,让乡镇卫生院把闲置病床和医护人员“动起来”,实现“政府出政策、医保出资金、医院出服务”。
春夏管护、秋季收获,一年四季中,村民忙完自家农活后,便会来到采摘园,承担除草、疏果、施肥、采摘等轻体力活,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如今在园里干活,村民一天能挣80多元,单是采摘季下来就能挣2000多元。
武维华表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学员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履职尽责、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政治共识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北京邮电大学的陈依经常参加专业竞赛,比赛资料和课程方面的支出在她的生活费中占比较高。尽管“阅书”无数,但由于在购买电子资料前无法预览全部内容,只能靠卖家发的几张截图“盲猜”,买来之后才发现有的资料内容冗杂、重点模糊。
在李博宁看来,当下的知识付费市场最需要改进的是内容质量管控:“平台应该审核课程是否真的对学习者有帮助,是否通俗易懂,而不是让机构随意卖课。”她期待线上课程能提供课后一对一差异化辅导,有问题时能找到教师或助教解答。此外,平台及时更新内容也很重要,“尤其是考研、考证、编程这些领域,知识点和政策变化快,内容不更新的话,学了也意义不大”。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回望历史,全球治理是在国际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应随着国际格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更趋复杂多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立足国际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是弥补治理赤字的应有之义。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仍存在歪曲抗战历史的言行。美英等国的贡献被过度“神话”,中国的贡献却被刻意淡化;日本右翼分子和某些政客持续歪曲侵略历史、否认战争责任、美化侵略战争;个别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仍在混淆视听……这是认知的偏差和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