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器件、算法、软件等产业核心产值达到1699亿元,同比增长5.46%。截至去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在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下,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涌现。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理信息与数字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饶雄介绍,公司研发的北斗惯导轨道测量小车,能够对轨道中线里程、轨向、高低、轨距、水平等各项几何参数进行移动快速精密测量,作业效率相比传统模式提升了20倍。
对于这样的践行,梧州有着多维度的呈现,文旅项目建设便是有力的证明。梧州市统筹推进文旅产业项目27项,总投资356亿元(人民币,下同),本年度投资计划20.43亿元,1月至6月完成投资11.81亿元,完成率57.8%。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经济学家、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出的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与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相比,在目标、范围、手段上都有所区别。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会上介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其中,水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装机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