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尤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思潮将马来亚华文话剧迅速推向空前的盛况。当时,全马来亚的剧社有2000余个,几乎所有华文学校和主要城市都成立了剧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介绍,生产物流、消费物流都呈现出一个较快的增长态势,物流业本身包括铁路物流、航空物流以及快递物流都维持在高景气区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行业预期的信心在进一步向好发展。
与此同时,云南海联会还注重发挥代表人士作用,积极推荐港澳理事中的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石云就担任了云南省政协委员,多次为云南发展建言献策。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开始前,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
暑运期间,城乡消费物流需求持续旺盛,带动电商快递快运业务加快增长。户外休闲、健身娱乐、地方特产、应季果蔬电商物流订单环比增长近5%。产业物流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等物流需求增加明显,大宗能源消费需求趋稳。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万战伟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该省累计建成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362个,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接入设备产品2093万台(套),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全省重点产业链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80%、50%和55%。
谈及哈中合作,乌兰进一步指出,哈萨克斯坦借助上合组织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重平台支持不断深化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首先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显著加强,中欧班列经哈萨克斯坦直通欧洲,成为亚欧大陆运输的主力通道,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更是堪称跨境物流与商贸合作的典范。在文旅合作方面,2023年中哈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哈政府着力打造“4小时航空圈”,新增至广州、成都等地的直飞航线,进一步缩短了两国跨境旅行时间。2025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全年策划实施超过50场文旅活动。通过互免签证、支付互联和旅游推广等具体举措,哈中合作已经从战略宏观延伸至微观行动,真正实现了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的双向融合。特别是2025年在阿斯塔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提出要弘扬“中国—中亚精神”,锚定命运共同体目标,并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仅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整体战略层次,也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