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7月18日电 (张旭)7月17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联合参访活动在重庆启动。接下来约两周时间里,19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26家华文媒体,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实地深入参访和集中报道。
“第三阶段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氧气和乙烯更高效率的生产和转换。”姚颖方介绍,这一次项目实验仪器跟着天舟九号进入中国空间站,有更清晰和深入的目标。“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驱动来产生催化,但这一次我们升级了,将直接使用光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将它们转化成乙烯和氧气,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个系统。第三个系统则是升级燃料的储存。考虑到乙烯实际上还是气体,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储存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这一次想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液态物质甲酸,这样可以方便二氧化碳的储存和利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王玉环称,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培育产业新优势、引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支撑国际国内双向开放的重要手段。要紧密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加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瞻性研究,及时将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
提图斯是一位坦桑尼亚工程师。在中方工程师同事的帮助下,提图斯完成了从初学者到项目骨干的蜕变,掌握预应力张拉、焊接工艺、架梁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中国工程师不仅教会我们技术,更教会我们严谨和协作。”提图斯表示,坦中同事之间的协作不仅建起了桥,也筑牢了彼此的信任与友谊。“这座大桥不仅改变了姆万扎的交通状况,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未来,我要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更多项目建设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项目建设推进,乔书亚成为现场安全工作的骨干力量。“以前我只想着怎么填饱肚子,现在我想得更多了。我想学更多知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安全工程师。”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还供弟弟妹妹继续上学。乔书亚还经常主动组织当地青年参加项目技能培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他说:“中国公司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规划未来。我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把握机会,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南方的新纽带。”马宏彬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金砖合作逐渐从一种愿景变成全球南方沟通、协作的重要平台,经济协作方面也从外贸、工业行业走到了科技、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
在会见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表示,希望国泰集团发挥优势,和新疆共同运行好直航航线,不断提升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着眼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用好新疆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中亚等区域市场,实现更大发展。
会议传达学习青海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支持各民主党派省委、无党派人士开展“美丽青海”建设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美丽青海”建设专项民主监督工作。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知联会负责人,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有关市(州)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