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许多南侨机工选择扎根云南。唐国常、罗开瑚等人在昆明市五华区新闻里社区安了家。彼时的巷口树下,老机工们常向后辈讲起滇缅路上的惊心动魄。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则将目光投向天安门广场的细节布置: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天安门城楼隔街对望,景观沿两者间的主通道对称铺展,仿佛在以空间的庄重,呼应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沿海港口相继沦陷。在时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的号召下,1939年至1942年间,3200多名华侨青年奔赴中国西南,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他们驾驶运输卡车,在滇缅公路的生死线上穿梭,用青春和生命筑起“抗战输血线”。
《蓝厅观察》记者注意到,“实”成了本届峰会的关键词。上合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中国参与创建,并且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成立20多年来,从安全、反恐“双轮驱动”到经贸、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合作“多路并进”,上合组织始终以“实”应“势”。一项项务实举措,助推上合组织不断壮大,成了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幅员最广也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合作组织。面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以及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现状,上合组织采取务实行动,力求实效。
据朝中社、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金正恩的专列于1日离开平壤,次日凌晨穿过国境线,抵达北京。随行的队伍中,包括“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也在其中。
此外,外媒关注到,中方还邀请14个国家的50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他们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每一位的背后,都有人曾书写过为中国抗战注入力量的温暖故事。
硝烟散尽,山河无恙,那份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从未因岁月冲刷而黯淡。它始终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漫漫征途,指引着一代代人接续奋进。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