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专业场馆“熊猫眼”赛训基地坐落于“冰丝带”西广场下沉庭院,其独特的测地线穹顶设计(高12米、直径32米)覆盖先进ETFE膜材,在“冰丝带”形成醒目的科技新地标。郭永昊介绍,该建筑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凭借半透明特性可精准调控温湿度与洁净度,既能为机器人营造“实验室级别”的稳定竞技环境,又能让阳光、月光与星光自然洒落——这种“精密控制”与“自然穿透”的平衡,正是科技文明的精彩展现。
此次训练营由海南省五会联合办公室和三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合主办,吸引50位海归参与,项目涉及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以及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创业导师们通过商业模式解析、项目路演、投融资谈判、企业出海法律知识培训等课程,帮助学员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加速项目落地。
杭州8月9日电(曹丹 徐盛丹)近日,参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世界与未来青少年暑期学校——2025年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欧洲华裔青少年浙江行”的30名法国、德国华裔青少年走进浙江大学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和浙江海宁中国家纺城,开启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
作为成都世运会的重要配套活动,除含有射箭、合气道、投掷(抛竿)、软式曲棍球等项目的体育项目展示体验区外,世运广场还设有城市文化展示区、城市科技创新展示区等展区,于8月8日至8月10日、8月13日至8月16日期间12点(周末10点)免费开放,并于18点开启互动体验活动。
其中,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总票房已破20亿。《东极岛》《山河为证》两部电影将在8月陆续登陆大银幕,《731》将于9月18日上映。
9日专家学者实地走访成都市全民健身中心、骨科医院等机构,调研体卫融合实践案例;世卫组织、中国科协、协和医学院等专家围绕“体育科普的痛点与创新”展开研讨对话。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副所长袁虹指出:“科普需要打破专业壁垒,用大众语言讲好运动故事。”
2022年的三联画作品《北风》,堪称金宇澄“灰调子”语言的范式之作。它以俯瞰的视角描绘上海大厦背面街景,结构紧密,色调冷峻,空无一人的街道隐含着一种压抑的张力。
文化融合,激活本土基因的新创意。赛事不仅是竞技场,更是传统文化DNA的活化实验室。贵州台盘村将苗族银饰、侗族大歌融入“村BA”中场表演,使篮球赛变身民族文化嘉年华。这种“体育+非遗”的混搭模式,类似成都大运会推广活动中出现的“熊猫动动操”表演,让传统与现代在运动中对话,碰撞出独特的火花,也为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多地实践表明,将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竞渡与现代水上运动项目相互借鉴,或将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舞蹈相结合等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赛事,游客复游率显著高于普通赛事。赛事经济正日益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焕发新生的催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