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此外,真正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以明清时期的古镇为例,它们历经几代人的生活积累和不断修缮,形成了既有整体协调性、又富有变化的独特风貌。每户居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审美偏好进行建造和装饰,最终形成一个既统一又多样、既协调又生动的历史空间。
同样值得警惕的是丽江古城。其原本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高度融合,没有围墙,与周围的农田、村庄融为一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但由于紧邻古城的地产开发不断推进,一度引发世界遗产组织的警告。后经重新划定缓冲区、编制保护规划,才逐步遏制了破坏趋势。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也提醒我们:古镇保护必须前置规划、严格监管。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
在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前,近2米高的氢能储罐样品前闪光灯此起彼伏。“这款采用玻璃纤维直接纱制成的储罐较传统钢瓶减重70%,储氢能力提升2倍至3倍。”中国巨石产品研发中心主任章建忠介绍时,展位洽谈区座无虚席,很多客商当即预约赴桐乡实地考察。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系统解构古镇开发从过热到理性的转型逻辑。在张广汉看来,当25亿投资的大庸古城日均客流不足20人,当“假古镇”陷入空置与荒芜,这也意味着中国古镇开发正迎来理性转型的关键时刻。他表示,真正的古镇魅力在于文化基因的存活度与人间烟火,而非千篇一律的商业复制。拒绝“拆真建假”,挖掘本土文化,科学规划业态,让居民与游客共生共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二是运输能力更强了。目前我国铁路营运的总里程已经达到16.2万公里,覆盖了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超过了4.8万公里,覆盖了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今年以来,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过11000多列,可运送旅客的能力已经达到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