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层面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密集出台。地方积极跟进落实,并配套出台了系列举措,多地持续完善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日记翔实记录了抗战前后温州地区的金融状况,为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地方金融史提供了难得的一手素材,并且反映了李亦怀一家和当地民众的战时生活,是研究抗战时期民众日常生活史的绝好题材。但整理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感受到的困难有三点,一是李亦怀是位银行家,日记中有大量近代金融业的专业名词;二是这部日记是李亦怀在温州期间所写,涉及温州的风俗民情和大量地名;三是李亦怀的亲友人名。有时候,同一个人,他会用不同的称呼和简写方式。我们得到许多宝贵的支持与帮助,历时三年完成。为保持日记的真实性,整理者采取原文照录的办法,未作省略,更未删改。
央视网消息:“新职伤”,是专门针对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劳动者出台的职业伤害保障。7月1日,人社部等九部门决定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增加河北、浙江、山东等10个省份以及多个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新职伤”保障的群体将大大增加。如今,新试点工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新试点政策落地情况如何?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侯家庄村的果园里,村里的副书记田希雅站在舞台上直播:“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侯家庄的油桃,咬一口能甜到心里。”舞台旁,果农们捧着自家的果子,对着镜头笑得一脸自豪。“今年有了这‘村晚’搭台,咱也能当回‘网红’。”
“购在龙江·食在龙江”夜经济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开展。线下40个特色展位商品丰富、互动多彩,吸引游客驻足,氛围热烈;线上依托龙江云展会平台打造“购在龙江·食在龙江”主题专场,近百种特色展品集中展示。活动期间,黑龙江省13个市(地)将结合本地消费特点,同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配套活动,形成“统一时间、统一主题”全域联动的消费矩阵,通过“线下聚人气、线上升热度”同频发力,最大限度释放龙江消费潜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5届的小潘,属于困难群体毕业生。结合学校的兜底保障政策,老师帮助她争取到校内管理助理岗位,主要职责是协助整理档案、协调师生事务等。
会商要求,要紧盯台风发展态势、移动路径、强降雨影响范围,滚动会商研判,加密洪水预测预报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充分做好韩江、东江、北江、贺江等流域水库群调度运用准备,适时拦洪削峰错峰;同时,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多目标综合调度,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如果学生想学习本专业以外的内容,在转专业之外有没有其他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不少高校都提供了辅修学位、微专业等多元化培养项目。这些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在原有领域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辅修通常要求修满20到30学分,课程压力小于转专业。学生毕业时,如完成辅修专业课程并达到学位条件的,会同时获得主修和辅修学位。当前,部分高校已推出了微专业课程,以模块化课程形式满足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需求。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ESG投资与管理”微专业为例:学制1年,核心课程包括ESG理论、评价评级、投资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从事ESG投资与管理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