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城县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崛起,已建成装机86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产值达8.91亿元。当前,当地正全力打造甘孜州水光互补南部基地,成功引进甘孜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已完成总规模255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招投标工作,总投资达120多亿元,产业规模持续扩容。
2008年,江河号子(长江峡江号子)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杨春善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
格桑认为,田园“疯”装秀展示的不仅仅是服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精神,“希望通过这些接地气、有创意的形式,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新一代了解、热爱并传承‘疯装’文化。”(完)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说,“‘科学探索奖’正是为你们注入了一份‘自由探索’的底气。希望你们珍惜这份支持,用好这份资源,心无旁骛地追求那些最本质、最纯粹的科学问题。”
在三峡库区腹地的忠县,建在长江边的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一个“环保胃”:通过资源化处置项目,“吃掉”生活和厨余垃圾,替代生产所需燃料,年节约标煤4.2万吨。建设生态林、超低排放改造、厂区全封闭管理,3000多只鹭鸟选择在此栖息。白鹭蹁跹在高耸的窑炉间,为“一江碧水向东流”写下生动注脚。
但黄洁夫指出,器官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捐献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创新和伦理问题也需要共同探索与解决。青年一代,是希望所在,更是力量所系,“我相信,在青年一代的努力下,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今天(9月21日),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金坛储气库完成扩能,实现了运行效能的跨越式提升,显著增强了注采吞吐能力,对提升区域天然气调峰与应急保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川军抗战馆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令人肃然起敬。墙上镌刻的“川军30万,壮丁300万”的数字,仅仅是抗战序幕拉开时的统计。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更多数字浮现出来:全民族抗战期间,出川将士达350多万,64万余人伤亡,这个数字占全国军队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我站在这面数字墙前,久久不能移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数字不仅属于川军,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人、学生。在民族存亡面前,所有的政治分歧都让位于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这面数字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深刻、最悲壮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