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和多数旅游景点不同,冷湖火星小镇更加注重科普教育。”袁振民说,冷湖火星小镇品牌已经成为科学、科普、科幻、探索、想象力等的代名词。从科普研学游到亲子游,以星空为主题的旅游形态多样,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其魅力在于与天文、航天、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因此,打造有竞争力的星空旅游IP才能接住更多的流量”。
——光学天文观测方兴未艾。202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冷湖赛什腾山光学天文台址勘选结果:基于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确认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这一科研成果推动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逐步成长为亚洲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普京指出,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对话尤为重要。文化对话使当今世界日益互联互通,为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创造、大胆实验和创新开辟了巨大机遇。在国际合作框架内,文化和人文层面是俄罗斯优先关注的领域之一。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织布的梭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退场。收集2.3万个梭的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十几年前受邀在浙江省文化馆办展,意识到她经年的“寻梭之旅”缺少影像记录资料,而捐赠梭的很多手艺人已经离开人世。“郑馆长认为,很多手工艺的根在乡村,记录中国传统纺织手工艺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傅梦帆说,成立传梭博物馆,想连接的不是各种梭子,而是人和人、人和乡村的故事。
今年,湖北文旅部门已赴泰国、德国、新西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联酋等地开展文旅推广活动。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日前在宜昌举行,会上启动“知音湖北·全球合作伙伴”计划——3年内在全球100个城市发展1000家合作伙伴,构建全球化、立体化的文化旅游推广网络。
为加强遗产地迁飞候鸟保护,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依托黄海湿地博物园鸟类救护站,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共救助了82只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等。
这所占地1086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校园,不到两年时间便在福州拔地而起。曹德旺全程参与了规划建设,“几乎每天清早到工地,看进度、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