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深圳吸引年轻人的“强磁场”。民营经济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家堪称深圳的“土特产”。从早期的电子信息产业,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数创业者在深圳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五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了2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千年岁月为这件“饰缂丝边缘绢棉袍”留下累累伤痕。修复前,它曾严重褪色、残破不堪,内部絮棉也已糟朽,甚至轻微触碰就会导致织物碎片脱落。修复师们以脱脂棉替代原填充物,反复调色复原绢色,并运用立体缝合技术重整衣袍结构。整个修复过程历时一年,才最终使其重现往日风采——尤其是在残存的缂丝边缘中发现的金线,进一步印证了这件衣物昔日的高贵身份。
在岭南大地上,制造业向新而行的壮阔图景徐徐展开。“十四五”收官之际,广东制造业跃迁轨迹愈发清晰:以硬科技突破产业“天花板”,以新机制重构全链生态,以绿动能重塑发展逻辑。
在这场融合古琴、箫、鼓与舞蹈的演出中,演员们身着复原的宋代衣冠,演绎了《梅梢月》、《杏花天影》、《定风波》和《满江红》等经典曲目,展现了宋代文化中“以心观物”的独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