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您认为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底蕴,如何为中西音乐对话提供独特土壤?哈尔滨为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做了哪些贡献?
近年来,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放宽了转专业限制。但是,各高校转专业的具体政策差异显著,极少数高校可以实现“自由转出转入”,部分高校实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考核”,也有不少高校只允许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并设置转入考核。具体政策可在各高校教务网站查询。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作为国内最早实施转专业零门槛的“双一流”高校之一,北科大一直执行很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除特殊约定的招生类型外,学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排名无要求、转出人数无限制;接收专业不超过招生人数的一定比例则无条件接收。如果某个热门专业申请转入人数过多,则由相关学院制定方案进行考核选拔,整体成功率约为80%。
然而,“零门槛申请”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转入”。事实上,转入标准依旧严格、竞争相当激烈。为了提高转专业成功率,学生必须在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生涯规划这三方面力争上游。首先,坚持将国家战略需要、产业前沿需求和个人兴趣优势相结合,合理确定目标转入专业。其次,提前研究接收政策,在专业成绩、竞赛实践、集体活动等方面“稳扎稳打”,积累卓越的学习能力、实力与潜力。最后,科学评估专业课程难度、对能力素养的要求等,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缩短转专业后的适应期,持续激发学习兴趣与动能。
二季度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0%,较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表示:“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劳动力市场较为活跃,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一季度有所降低,与上年同期持平。”
他认为,此前AI技术多应用于信息空间,而人类生存、生产所依赖的原子世界——包括交通、制造、物流、医疗等领域,则蕴含着更大的价值潜力。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把计算机技术与价值数百万亿的物理世界连接起来,将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李亦怀写日记,很可能受到其曾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史研究室主任吴敏超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李亦怀曾祖的《李星沅日记》手稿本藏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李亦怀父亲的《李辅燿日记》于2014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对李亦怀而言,写日记既是家族传统的延续,也是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说到底,在大学本科阶段学到的不仅仅是某一专业的具体知识或技能,而且是素养能力的整体提升以及视野的开阔、思维的训练。因此,从人的成长成熟成才角度而言,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是一个指标,而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哪个专业产生的影响则并非特别重要。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法治护航与文化润心、“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从这三对关系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的领悟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