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敢为人先、艰苦创业、锐意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民营企业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民营经济总体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为我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集中了我国92%以上的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超过60%的A股上市公司,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以及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在脱贫攻坚中,12.7万家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产业投入超过1100亿元、惠及超过18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已有23.51万家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额1.2万亿元、捐赠额(含物资折价)564亿元,惠及全国16.19万个村。今年上半年,15.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提供就业岗位283.8万个。实践充分证明,我国能够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展现万千气象,民营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
林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世江介绍,2024年林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7.78亿元(人民币,下同),是2021年的1.28倍,年均增速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51亿元,是2021年的1.23倍,年均增速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80.1亿元,是2021年的1.33倍,年均增速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1亿元,是2021年的1.21倍,年均增速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621元、27427元,分别是2021年的1.2倍、1.26倍,年均增速6%、8%以上。
广州8月16日电 (记者 张璐)据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市委”)16日消息,“我们都是青春同心合伙人”——穗港澳青少年文体嘉年华活动(以下简称“活动”)8月15日在广州南沙举行。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广人稀,村镇之间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过去向乡镇末端派件完全依赖人工驾驶,每月仅司机成本就高达7500元,60公里往返另需油费50元。”定日县中通快递网点负责人卢俊科说,“如果遇上极端天气,很容易导致配送的延误或中断,配送效率与成本控制都面临巨大压力。”
在青海省、西宁市官方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先进计算产业上下游的重要行业用户、生态伙伴高层及业内专家逾千人,将围绕技术、应用、生态等多个维度,共同探讨在国产芯片支撑下,各行业领域技术应用场景的深化协同,以及从先进算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新路径、新模式。
此外,徐波还在发布会上提及了“饶家驹”的故事,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法国人饶家驹在上海城隍庙周边创立战时救护平民的难民安全区——饶家驹区,并延续至1940年6月,保护了30万名中国难民,成为东方战火中的“诺亚方舟”。“全世界都知道辛德勒、拉贝、白求恩,但饶家驹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讲好他的故事,就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的感恩与国际主义精神。”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