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海外华侨通过媒体报道为国呼号,发动侨胞全力支援祖国抗战。记者梳理了1945年八九月间多家海外华文媒体的报道,让我们一起重温抗战“胜利日”。
当地时间8月29日,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在伊夫林省圣康坦自行车馆,中国队选手李樟煜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资格赛,他以3:31.338的成绩刷新该项目世界纪录。决赛中,李樟煜状态火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另一位中国队选手梁伟聪摘得银牌,恭喜中国队包揽该项目金银牌!
正义必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英勇斗争。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中国人民毅然奋起,以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昭昭青史,历历可鉴。任何违背公平正义、倒行逆施的行径都注定失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人类尊严和国际正义,维护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
峰会期间,中方提出坚持求同存异,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务实高效五个“坚持”的重要主张。峰会发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正义声音、表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立场。天津峰会为“上海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当爱国主义教育的滋养如春风化雨浸润一代代人的心田,精神的传承便有了生动的注脚。比如,清晨的校园里,五星红旗与朝阳同升,师生肃立行礼时眼中的赤诚,是红色基因的悄然延续;纪念馆内,锈蚀的钢枪铭刻着往昔的硝烟,斑驳的家书承载着家国深情,学生们在参观这些抗战实物资料时,家国情怀也愈发浓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里,则满是新时代青少年将爱国情、强国志化作报国行的坚定。
1940年8月6日《美洲华侨日报》上刊登支持抗战声明。“沪讯寇谋越日急,图假道攻滇,挥军入越,弔(吊)民伐(罚)罪,阻寇保边,胜利可必,本报誓与全侨联合,共为后盾。”
新华社快讯:最后出场的是教练机梯队。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
据朝中社、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金正恩的专列于1日离开平壤,次日凌晨穿过国境线,抵达北京。随行的队伍中,包括“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