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立足“两个大局”,将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目标明确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目标以人民城市理念为价值原点、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方向路径,既扎根中国实践,又回应人类对城市文明的共同向往,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兼具实践力与引领性的中国方案。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舆论认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持续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并实施全面封锁,导致当地人道灾难不断恶化,是导致法英等西方国家“转向”的直接原因。
“推门进去的瞬间,一下就被那扑面而来的‘中国味’击中了,墙上的标语、复古的摆件,将人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6岁的林薇身着新式旗袍坐在店内,端起一杯印着中国地图图案的拿铁咖啡,沉浸在这满满的氛围感之中。门外,几名外国游客正举着相机,拍摄这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破解发展悖论。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要么陷入盲目追求“增长至上”的误区,忽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要么陷入“福利民粹主义”的泥潭,过度依赖福利政策,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动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则打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宝贵的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