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之间,时代不一样、知识结构不一样、精神气质不一样,产生摩擦、冲突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特别在今天讲到“前浪后浪”,我在书里面多次分析到这个问题。谁是前浪,谁是后浪?现在时代变化太快了,特别是互联网迭代,五年一次迭代,五年就是一个新时代。这不仅是中国,整个世界由于科技的发展,特别受到互联网网络的影响,迭代非常快,差异非常大。这就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永恒话题。
程衍樑:胡适是特别好的样本。像您提到的,单看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的研究能力或者作为学者角度,可能都有缺陷,或者和那个领域的顶级学者有差距,但从整体来说,他对中国的近现代学术史是有缔造之功的,这是很典型的狐狸型和刺猬型两种学者最终都能在一个社会当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例子。
今天我想谈两点:一是坚守自我,二是与时代和解。这两点不可偏废。刚才严锋强调了坚守自我,这方面他可以多谈;而我更想探讨的是如何与时代达成和解。简单来说,坚守自我是立足本心,与时代和解则是回应外部。我想在两者之间获得自己的位置,但是不是C位不知道。
美国财政部本周早些时候也公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方案,涉及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300多家公司、银行和数十名个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贻害无穷,严重损害他国主权安全,造成人道惨剧,破坏产供链稳定。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方制裁更是变本加厉。而这种乱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世界一个主要的风险源头。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伴随另外一个现象,我称之为“返祖现象”。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反而更尊敬的是民国时期过来的老先生。你说的贾植芳先生是祖父一代,不是父亲这一代。父亲这一代是1949年到1966年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基本上是很教条的。民国教育培养的是祖父那一代。祖父对第三代很宠,他不形成直接的压迫关系,又比较慈爱,所以有了返祖现象。我读大学时,对当时几个从民国过来的老先生非常崇拜。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有一位老先生叫徐怀启,他是中国研究基督教的顶尖学者。这位老先生当时80多岁了,给我们讲基督教历史,在黑板上写了一串拉丁文,我们看不懂,但是内心非常敬畏。父亲这一代老师来上课,有同学可能听到一半一个箭步到台上说“老师这个不对”,然后就开始辩论。这种“世仇”是蛮普遍的现象。
一次次追思缅怀英雄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不是科班出身的王英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家具设计师干宠物殡葬不是“水货”,他也想用亲自设计的小店证明,告别宠物也是一种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