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高空模拟试验不仅是一项多系统集成配合的大型试验,还涉及到气动、结构、电气、控制、测试、计量、工艺等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13时许,转接车准时到达,将打包好的荔枝装车。沿着冼太大道往北行驶20分钟,车子来到高州市长坡镇的顺丰集运仓。新送来的荔枝,由工人一箱箱搬上传送带。“叮!”快递单上的二维码一扫,快件便被自动分拨到对应的车辆。装上荔枝的冷链车开足马力,直奔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有的是走公路运输,装满了就直接出发;走空运的,一般都是去比较远的北方城市,送到周边的湛江、深圳、珠海等地的机场。”集运仓负责人白帅军说。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三农”工作重点,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关键阶段。新农科人才是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然而,受学科交叉不足、成果转化较慢、资源配置分散、课程更新滞后、产教协同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新农科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亟须构建“目标聚焦、对象多元、主体协同”的培育体系,以推动三农教育、农业科技、农科人才一体化发展,有力支撑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高效、高能发展。
程羽介绍,目前,合肥市区两级政策已形成“组合拳”,瑶海区提供周边办公与研发空间载体,合肥市联合国资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对早期项目进行创业投资。合肥市还将发放平台使用券,让企业以低廉成本获取算力、场景及脱敏数据,大幅降低“机器人脑开发”门槛。
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统一部署建设的新时代重大文化工程,是站在国土空间的宏大视角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时代创举,被赋予文化传承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旅融合和国家形象塑造等多重功能。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对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存在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与精神价值进行综合保护与利用,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
注重时间空间的有机贯通。广阔的地理空间、足够的历史纵深、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宏大的文明叙事。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地理风貌不同、人文风情各异,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只有通过场景构建创造出一种贯通时间空间的文化体验,才能更直观地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特质的认识。目前推动建设的五大国家文化公园,从时间上跨越了中华文明起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空间上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区域,其时空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于理解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具有总体性意义。因此,在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坚持系统观念,一方面,需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利用博物馆、纪录片、画传、文艺作品、数字产品等方式,将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纵深可视化、场景化;另一方面,突出标准化建设,克服各地区差异显著、要素多样、权属复杂等特点,坚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跨省区协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衔接,加强重点区段、重点功能区、核心展示园建设,高水平统筹文化资源一体化开发,突出高等级文化遗产保护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地域特点突出、辐射带动有力的特色品牌,汇集形成文化载体密集地带,实现整体保护利用和系统开发提升。
注重保护传承的系统完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的原则,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家底,科学划定管控保护区,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加大对优秀创作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活态传承。保护包含人文历史风貌和居民生活样态在内的“活态系统”,建设好文旅融合区和传统利用区,按照整体性保护原则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街区进行修复,让居民在胡同街巷里过上现代生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现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融合性发展。保护对象本体、结构功能、周边环境的完整性,既保存所有必要的元素,使之不受任何负面的开发或威胁,又保留足够的空间,完整展示相应结构和过程,展现其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