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民而言,音乐季把“家门口”升级为“世界舞台”。8年来,深圳市民以百元公益票价走进音乐厅,与全球大师共享同一份乐谱;更多人通过线上直播,在地铁、写字楼同步聆听维也纳童声。对艺术家而言,地铁钢琴角、街角咖啡香、凌晨两点仍灯火通明的华强北,成为他们回国后反复提及的“深圳印象”。大师、名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深圳声音”被世界听见,也让深圳在全球文化版图中持续出圈。
与此同时,深圳还通过承办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国际活动,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这些平台不仅展示“深圳设计”“深圳创意”的活力,更推动中国文化与全球对话,使深圳逐步成为全球创意资源的汇聚地。
半月谈记者也注意到,让科学家“坐稳板凳”虽然逐渐成为科研管理界的共识,但依赖短期指标的传统评价体系覆盖范围广、基数大、涉及单位多,扭转其惯性难度较大。一位科技管理人员坦言:“鼓励潜心研究的信号很明确,但落地时往往卡壳。”
以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的价值根基。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一理念是现代化人民城市文明内核的价值原点,从根本上确保城市发展不偏离人的需求轨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求城市发展跳出“唯指标”“唯速度”的传统观念。小到社区停车位规划、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等“急难愁盼”的民生小事,大到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宏观决策,都必须扎根市民日常生活场景,让钢筋水泥的城市肌体始终流淌民生温度。“以人民为主体”的建设立场,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源泉。通过搭建社区议事厅、居民听证会等参与平台,鼓励市民以志愿服务、邻里互助、创意众筹等多元形式参与建设,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生动局面。“以人民为评判者”的成效标准,则确立了城市发展的最终标尺,评价城市发展的质量应着重看民生建设“七有”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实现程度。
现在,中国已经培养了许多律师、法官,法律领域有越来越多经验丰富的人,颁布新的规则和法规,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进步,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这对商界,尤其是外国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话题。如果这些公司认为受到保护,会更有利。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在这方面运作得很好。
7月,也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本想夏季到北方自驾避暑,于是规划了漠河的行程,却没想到在当地自驾时热到中暑,就连北极村的气温都高达 35℃。
据了解,今年7月,市供应链协会携手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联合举行了“中巴肉类与禽肉产业‘B to B’成都专场对接活动”。活动上,玉湖冷链等8家肉类进口和需求企业与巴方肉类生产企业以线上视频方式进行对接沟通,专题聚焦肉类与禽肉产业扩大产贸合作。依托供应链服务站的“桥梁”作用,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对接交流机会增多,在双向奔赴中推动促成的经贸合作也相应增多。
据王仲鹏介绍,其团队长期投入“原矿家”有机农法的研发与推广,在治理田间虫害时可不喷洒农药,而是用硅藻土和甲壳素等混合原料进行喷涂,在植物叶面形成物理保护层,以防止蚜虫、线虫等虫害侵袭。这种农法能够稳定产出优质蔬果,且营养成分有所提高,口感自然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