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多雨,蚊虫孳生繁殖和活动进入高峰期。近期,我国部分省份报告出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以白纹伊蚊为主,俗称“花蚊子”),传播快、危害大。那么,江苏会受到影响吗?怀疑被感染了应该怎么办?我们又应该如何有效防蚊?近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接受记者采访,针对当下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解答。 基孔肯雅热感染多轻症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如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夏季气温高,降雨量增多,蚊虫也愈加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显著增加。“江苏并非基孔肯雅热传统流行区,我们没必要过分恐慌,重点需警惕输入型病例。”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鲍倡俊坦言,且我国基孔肯雅热患者多为轻症,而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一周内都会逐渐好转。
苏畅一家第一次去漠河避暑,到达的那天是7月17日,气温在30℃左右,她发现“热的时候真难顶”。她提到旅程中天气炎热又多变,“十里不同天”——一会儿大太阳,一会儿太阳雨,一会儿又晴了,一会儿又大雨。她和家人入住的宾馆一晚174元,设施“挺智能的”,但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她看到有住客问酒店前台要冰块降温。
今年截至7月底,该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5万吨,同比增长近四倍,已超过2024年全年国际货邮吞吐量,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效能持续释放。
20世纪中叶,两项发展加速了孤独医学化:197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量表的诞生,使孤独成为可量化的心理指标。该量表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分数,为医学干预提供“客观依据”。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长期孤独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35%,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9%,孤独开始被建构为公共卫生问题。用福柯式的观点来看,孤独的医学化历程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状态如何被纳入医学话语体系的复杂过程,体现了医学权力对日常生活经验的重新定义。
消费者选择一座城市旅游,除了看景、看演出,更在意体验。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今年暑期,不少城市聚焦提升游客满意度,从优化交通指引到加强景区接待能力、延长公共场馆开放时间、推出多语言讲解服务等,用绣花功夫打磨服务细节。政府部门不仅要当好“东道主”,更要以顾客思维提升公共服务,让游客玩得安心、住得舒心、消费放心。数字化手段也要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工具。多地旅游局上线官方小程序,集信息查询、路线导航、投诉反馈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体现了政府服务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上半年,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9个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智能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据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数据(截至8月3日22时10分),2025年暑期档预测总票房超5亿的电影共4部,分别为《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浪浪山小妖怪》、《侏罗纪世界:重生》,预测总票房分别为41.20亿元、7.53亿元、6.66亿元、5.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