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民而言,音乐季把“家门口”升级为“世界舞台”。8年来,深圳市民以百元公益票价走进音乐厅,与全球大师共享同一份乐谱;更多人通过线上直播,在地铁、写字楼同步聆听维也纳童声。对艺术家而言,地铁钢琴角、街角咖啡香、凌晨两点仍灯火通明的华强北,成为他们回国后反复提及的“深圳印象”。大师、名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深圳声音”被世界听见,也让深圳在全球文化版图中持续出圈。
北京中轴线上这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商业街,澎湃着文化消费的新活力。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各地上演,从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到县城的商业街,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国货潮品风头正劲,激活了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一位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了项目结项档案清单:年度工作计划书、预算书,年度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3份;项目管理相关会议文件(年度交流总结会议或学术年会等),1份;项目举办或参与的会议文件,3份;课题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书、预算书,年度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9份……林林总总,仅一个项目结项所需的材料就可分为15个大类、65份,包括相关会议的视频、音频、照片,成果宣传形成的视频、音频、照片,等等。
半月谈记者也注意到,让科学家“坐稳板凳”虽然逐渐成为科研管理界的共识,但依赖短期指标的传统评价体系覆盖范围广、基数大、涉及单位多,扭转其惯性难度较大。一位科技管理人员坦言:“鼓励潜心研究的信号很明确,但落地时往往卡壳。”
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258.1万吨,环比下降4.9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8万标箱,环比下降8.52%;
当下,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笔者认为,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已然成为我国在全球智能化竞争中抢占先机、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战略选择。在此进程中,我国资本市场应更好地承担起赋能者角色——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与催化效能,加速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深圳还通过承办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国际活动,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这些平台不仅展示“深圳设计”“深圳创意”的活力,更推动中国文化与全球对话,使深圳逐步成为全球创意资源的汇聚地。
从活动实施效果看,在政策与创新的共振下,实现了内需提振与环境优化的多重受益。一方面,内需引擎巩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大宗消费显著增长,形成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国际枢纽逐渐成型。离境退税商店超千家、多语种服务等“软基建”建设,使中国从“世界工厂”蜕变为全球消费要素配置的“超级接口”。“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此外,推动产业生态重构。首发经济推动国货与国际品牌双向流通,既成为国际精品的试金石,又充当本土创新的孵化器,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深度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