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中方接任轮值主席国以来,在绿色发展领域实施完成多项活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分享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绿色发展领域交流合作,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增强上合组织发展后劲。
1908年,冯仲云出生在江苏武进县,也就是刘淳脚下的这片土地。1926年他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年全国只录取了他一个人。但他选择投笔从戎,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当年冯仲云行走在夜幕下的哈尔滨时,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许多城市积极响应、主动创新,探索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群众获得感强的美丽城市建设经验做法。例如,广州积极创新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运用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美丽广州建设;厦门以筼筜湖治理为引领,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从海岛小城蝶变为高颜值现代化城市;重庆推动公园市场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百园之城”;成都夯实生态本底,建立生态交易平台,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大理推进“旅游+”模式,修复洱海生态与古城文化,绘就人城和谐新画卷。
“票根经济”为何能“火”起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票根经济”之所以迅速崛起,在于其契合了年轻消费者追求仪式感与价值感的心理需要。其构建了文旅IP与地方商业联动的消费新场景,为本地多元业态提供了一条低成本且高效的精准引流路径,形成了“一场活动带火一座城”的乘数效应。
吐沙子的蛤蜊、举着钳子的龙虾、缓缓游动的鲈鱼……前一阵,王丽丽带着不到两岁的女儿到超市看鱼。坐在购物车上,隔着透明的缸壁,孩子被水中的各色鱼儿吸引。“看到女儿感兴趣,我就挨个讲给她,听着她咿咿呀呀地回应着,感到特别惊喜!”王丽丽说,到超市“赶海”的魅力在于轻松、新鲜和互动感强,这是线上购物无法替代的。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古建筑群庄严肃穆,经过修缮和整治后,更显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文创产品商店里,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产品,游客排队购买,只为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在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北京商报记者跟随“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采访团走进白塔寺、钟楼、先农坛。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一系列以文化地标建筑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正悄然“出圈”——白塔寺妙应白塔玩偶、钟楼的钟鸣福至立体冰箱贴、先农坛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古老文化建筑正通过创意设计焕发青春活力。这些新业态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并以更轻盈、更时尚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北京文化的新故事。
钟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安徽桐城人,曾在原地质矿产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工作多年,2014年任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