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2025“中俄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展览之一,该展览将持续到2026年1月11日。为期近6个月的展期之间,将配合展览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包括配套展览举办的国博讲堂、青少年研学活动、云播探展节目等。
报道称,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出现失业型衰退的风险较低,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消费者信心下滑,劳动力市场步履蹒跚。一些分析师甚至断言,美国经济可能正滑向滞胀的深渊。
甄智勇表示,团队的目标不仅要打破国外垄断,更要建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导热材料体系,让中国芯片的“热管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完)
青岛啤酒第三次亮相链博会,青岛啤酒公司生产工厂总酿酒师介绍:“此次带来的原浆、水晶纯生等生鲜产品,从原料、生产、包装到物流实现全链条创新,将活性酵母菌含量、17种氨基酸等营养指标纳入量化体系,通过智慧冷链的数字之链锁定鲜活口感。”
横空出世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应用日益广泛,人形机器人继登上春晚舞台后又亮相半程马拉松赛……今年以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碰撞出的火花带来一个个“现象级”的惊喜。
上海天佑医院除引进了新一代大型高压氧舱外,还配套建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脑复苏病房和智慧康复大厅,形成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氧舱+重症监护+昏迷促醒+智能康复”的“中心”化平台,为危重症患者抢救、促醒和康复打通了“生命通道”。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专家和科技的支撑。学科带头人刘青乐教授是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他于2020年6月入职上海天佑医院后,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凭借先进的大型高压氧舱和脑复苏(Hyperbaric Oxygen Intensive Care Unit, HICU)病房,不断创新技术,一次次打破高压氧医学和神经重症患者救治的技术壁垒,让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2025年07月17日04时37分(北京时间),美国阿拉斯加半岛海域(北纬54.55度,西经160.47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在震源附近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该中心表示,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