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蒋介石从南京出发,乘坐永绥号炮舰前往南昌督师“剿共”,至9月19日才抵达南昌。9月19日中,笔者目前仅见蒋介石于当天戌时(晚上七时至九时)给张学良发去一电,要求张学良对外辟谣,九一八事变并非起于我军破坏“南满铁路”。由此,大致可以推知,无论是蒋介石9月19日抵达南昌的时间,还是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应当都不会太早,尽管南京方面早在9月19日上午即已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了。得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记下“内乱不止,叛逆毫无悔祸之心,国民亦无爱国之心,社会无组织,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以理论决无存在于今日世界之道”,可以看出他对于时局的判断。
广东队教练李玉玲表示:“有点激动,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咬住了。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们能拿下来,表现太棒了。赛前对于这场球,全队都有必胜的决心,才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一场球,我们全力以赴,往顶峰去冲。”
张健细致查看老人身体,确认意识清醒、无显著外伤后,迅速确定了隐患源头——老人脚上那双不防滑的拖鞋。他们立即为老人换上防滑鞋,并蹲下身来,反复叮嘱老人:“跌倒后别急着起身,先喊人帮忙!”随后,工作人员联系家属,同步现场情况,并建议送医全面检查。一周后,老人家属专程来到驿站,将一面锦旗送到张健等人手中。“多亏你们反应快、处理专业,不然我真的不放心。”老人家属感谢道。
“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情感归宿,更是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周锡玮表示,台湾同胞要记得自己根在哪里,不能忘记中华文化。他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仍有不足,两岸可以在文化方面加深合作,携手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在布尔津县,一场用树枝画草场分界线、石头代表权利义务的“手势普法”,曾让牧民紧锁的眉头舒展——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如今已升级为覆盖全疆的线上线下法律服务体系。
据介绍,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就业意向调研、心理测评、辅导员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摸底,早启动、早预警,形成学业困难、经济困境、能力短板等维度帮扶“一本账”。
原本负责审核环节的魏锋应当严格把关,但在明知蔡燕蒙造假的情况下,魏锋依然在相关材料上签了字,手中的权力成了他牟取私利的工具。
至9月24日,总体上,由蒋介石的日记可以看出,与邵元冲对国联与外交部的不满不同,他对于国联的仲裁抱有极大的希望,更认为“此实为一外交之转机,亦对内统一之良机,如天果不亡中国,则此次外交,尚不致失败也”。而对张学良方面试图单独与日本媾和、广东方面对自己步步紧逼不以为然。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在此所指的“统一”,当不仅指广东方面,亦应包括东北。即如黄自进所说:“张学良的势力在东北的全面瓦解,对已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这一协议后来并未落实)的国民政府而言,反而造就了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势力可进入东北地区的契机。”只是,后来的发展未如蒋介石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