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大厅办业务,曾是一件令企业头疼的事情。近几年,各地相继推出了“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平台,将原本分散在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等部门的企业开办事项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数据共享,资料一次性采集,大大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走进主展馆,仿佛步入流动的活态博物馆。晋城展位的珐华、铁器、潞绸、琉璃、彩灯、刺绣等非遗和工美作品熠熠生辉。“咱们‘高平三大怪’指的是——喝酒不配菜,人在辕内马在外,半夜把媳妇儿娶回来。我这次的泥塑作品和高平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在“叶铭泥塑”展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泫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史月明,正在给游客讲解泥塑作品《高平三大怪》背后的故事。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9月20日,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启动下闸蓄水,标志着这项被誉为新疆南部“生命水塔”的重大基础设施向着全面发挥灌溉、防洪、发电等社会经济效益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设计规划,该工程预计2026年7月将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届时,它将有效缓解下游灌区“春旱秋缺”的水资源困境,并点亮南疆万家灯火。
中老铁路跨境出行需求旺盛,据统计,今年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4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其中中国段发送1190万人次,老挝段发送旅客260万人次。开通近4年来,旅客发送量实现强劲增长,全线每月发送旅客从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万人次以上,国内段最初单日开行客车从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4860万人次;老挝段,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最初单日4列增至最高18列,中老铁路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激活了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
福州9月21日电 (叶秋云)“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20日晚,“铭记历史 唱响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合唱音乐会”在福建大剧院奏响。
提升发展“含绿量”,带来产业“含金量”。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此外,重庆以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制造主体培育,形成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330余款。
上周,乘组完成了舱内微生物监测相关工作,通过定期对气体、表面、水系统等不同介质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检测菌种和菌落,并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可为站内微生物控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