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的供给要满足社会需求。对于地方外语院校来说,一方面,国家外交战略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需求;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外语软件的广泛应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实现外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平衡,如何发挥好外语语言优势、自主培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急需的国际化人才,更好适应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与地方民间外交发展新需求,更好展示可信可敬可爱大国形象,这是地方外语院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外语教育和涉外人才培养,对创新外语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地方外语院校转型发展,时不我待。
有专家测算,到2060年时,无论是发电端还是能源消费端都会有相当数量的碳排放存在,需要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予以中和的二氧化碳大约在18亿吨。
推行“角色代入”实践。高校需与实践单位协同设计角色方案,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与学生专业背景,确定可操作的职责范围。如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学生可担任“社区协管员”,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在产业发展实践中,可担任“项目助理”,协助完成市场调研、方案优化等任务。为确保角色代入的有效性,可建立“任务清单—过程记录—反馈调整”全流程管理机制,保障学生通过“做中学”的体验,深刻理解专业价值与社会需求的连接,推动其认知从“书本知识”向“实践智慧”转化。
参加座谈会的业内人士对医保大数据也有很高期待。2022年3月,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涵盖了全国超13亿参保人、超10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1万余家医药企业、30余万种药品耗材的医保信息。“我们数据的质量非常高,而且时效性非常好。大家平时在医院看病时能够及时结算,就能感知到我们数据的效率。”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通过这些医保大数据可以迅速了解全人群的疾病变化、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些数据可以赋能企业,让企业更加精准地创新。此外,医保大数据还能赋能药物综合价值评估,加快纳入医保目录的节奏,帮助研发更多的创新药和特药保险,促进商保跨越式发展。他表示,医保大数据或可让国产创新药成为投资的黄金赛道。
问:“十四五”时期快递业发展的成就,为今后中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哪些基础?快递业若要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还应该付出哪些努力?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从国际看,外部冲击压力加大要求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底气”。5月,联合国发布《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指出,自2025年1月预测以来,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供应链造成压力,推高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投资放缓,波及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聚焦重点难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发展,深入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利于降低对外循环的依赖,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提高有效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也为不确定的全球化注入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该中心是上海农业科创谷赋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关键布局。经过一年建设,上海农业科创谷在植物萃取、核心种源、生物基因、智能设施装备4个领域成效显著,共有31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超200亿元,提供10亿元产教融合资金与5亿元种子基金精准滴灌,形成从研发共享、产权保护到人才安居的全链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