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4年来,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基础也愈加坚实。从最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扩大为涵盖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上合组织影响力与日俱增,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契合各方需求的新型合作发展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上合方案”。
“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宋庆龄撰文说:“全国在精神、行动和意志上这样的团结一致,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中国人民必然不会灭亡。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消灭他们。”
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好地铭记历史?在南非,34名开普敦华侨华人青少年在好望堡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并在互动环节中开展历史学习。青少年们分组根据任务线索,在展陈图片中寻找答案,还挑战无声传递情报,沉浸式体验抗战情境下沟通的艰难与所需的胆识。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在北京采访的日子里,她的脚步遍布每个角落——在早市看大爷大妈买菜,感受最鲜活的市井气息;在胡同里漫步,触摸老北京的生活温度;搭乘地铁,体验这座城市的日常节奏。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将基本建成,基本形成跨界融合、层次清晰、区域一体的民航高质量发展体系。
24年来,上合组织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推进区域合作,稳步完善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维护了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