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首在“防”字,以科学防控筑牢丰收防线。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夏季高温干旱、台风暴雨交替出现,给秋粮生长带来不确定性;水稻“两迁”害虫、玉米大斑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也存在多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各地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千里眼”作用,依托气象监测站、病虫害测报点,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墒情、苗情、虫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控指南,让农户“早知晓、早准备、早应对”。另一方面,推广绿色防控“组合拳”,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应用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守护秋粮生产安全,也呵护生态环境。同时,提前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检修灌溉设备,确保在干旱时能“引水润田”,在洪涝时可“排水防涝”,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此外,健康概念成为新卖点,成都中医药大学推出的“养生”月饼今年依然备受关注。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沈涛教授药食同源研究团队推出的“元满贵细月饼”,将燕窝、阿胶、人参、石斛等药食同源食材与传统月饼工艺相结合,口感细腻、独具风味。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更为重要的是,质量效率也有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持续改善。应该说,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
漫步乡城街头,孩童与猫咪嬉戏、游客驻足观赏猫元素景观、文创店里“香巴拉猫”周边被争相选购的场景随处可见。猫从灭鼠护粮的守护者变成走出“深闺”的文旅IP,背后是从未改变的乡城敬猫文化核心——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对猫的珍视。这份独特的文化,正以新的方式连接过去与未来,成为乡城人守护乡愁、拥抱发展的精神纽带。(完)
李佑美所说的江苏太仓,不仅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和商埠,在德国亦有相当知名度。在过去的32年里,太仓吸引了560余家德国企业入驻,总投资超60亿美元。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中有6家、20强家族企业中有8家都落户太仓。
9月17日电 国新办17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9月17日电 国新办17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介绍,经过几年努力,中央企业的创新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参与了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形成了体系布局、协同攻坚、重点突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