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发掘的蒙扎铁佩遗址,部分墓葬已完成实验室精细化发掘和应急保护,过程中发现一枚带有“五铢”铭文的铜钱和刻有仿连弧纹的汉式铜镜,尤其发现部分丝织物结构为斜纹纬锦,有望把该项纺织技艺历史向前推进百年。这些科技考古新发现,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全新材料。
而《国色芳华》以“牡丹”为题眼,对大唐盛世的精彩呈现令人惊叹,其中为呈现牡丹之美,用多个暖棚培育反季节鲜花等高难度操作,让人觉得严谨认真的美术组值得一个“最佳美术”奖项。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赛道上,中国凭借庞大市场、产业整合能力与政策优势,在氢能交通领域已超越德国。德国虽技术积淀深厚,但中国在氢能线路建设、车辆应用规模上优势显著,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中德在氢能领域的良性竞争,将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晚上7点半,两位是吗?我们刚到了一款很不错的西班牙红酒,推荐您尝尝看。”接起订餐电话,马努用流利的中文与顾客交流。放下电话,他走进厨房检查备菜,又回到餐厅细致摆盘,做好迎客准备。
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执行主任、中津交流中心主席刘龙回忆了15年前初到津巴布韦并邂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感动时刻,讲述了自己与非洲结缘、投身中非文化与公益合作的历程。他表示,“中非驿站”落户上海宝山,将通过文化艺术传播与社会公益,推动中非民间交往走深走实。
据了解,“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爱心公益活动自2008年5月正式发起迄今,已走过17个年头,全国医疗专家3.2万余人次参与,帮扶覆盖全国17个地市州的100余个县,惠及基层民众100余万人次。据悉,2011年该项目被纳入中央统战部“同心工程”,成为连接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与高原地区民众需求的一个重要纽带。
据统计,“地表水梯级净化+管网智能调控”闭环系统在民勤县农业节水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5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的智能监测平台可实时采集区域内泵池的水位、流量等数据,根据不同地块的作物需水特性,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一池一策”动态管理与管网智能调控。
“我们在邀请专家教会本地干部和农民操作使用先进设施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利用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本地种植业。北京援藏团队也致力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本地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牛尧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