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群众可以广泛参与也是重要原因,这些赛事从参赛者到观众均来自各行各业。走进现场,马上就能体会其火爆程度。观众席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呼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赛场上,运动员全力拼搏、挥汗如雨,展现着热血与激情;就连隔着屏幕观看的观众都被感染得热血沸腾。据相关数据,全村人口不到1200人的台盘村,因“村BA”带来的热度,短短几天内就涌入2万多人。有媒体描述现场时写道:“看台四周全是人,层叠不休,毫无空隙,人群里还有不少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在榕江,一场“村超”比赛经常能吸引近5万名观众到场观看,媒体拍摄的图片几乎都以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等词语作为注脚。而在前不久南京队对苏州队的“苏超”比赛中,60396名观众的欢呼呐喊如“文化嘉年华”般一浪接一浪,这一数字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新纪录,成为民间体育赛事线下狂欢的一个缩影。
从将士们写下“南渡长江饮马欢,桃花山望井冈山。洞庭湖水连天碧,放眼三湘尽笑颜”,到如今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实践启示我们,在全局中布局、让地利更有利,发挥比较优势、释放叠加效应,就能形成发展向前之势。
帮扶举措:一是强化质量支撑。开展产业质量问诊,制定产业质量瓶颈图谱,形成“质量问题”“重点攻关项目”等清单,梳理质量问题151项。建立质量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向企业派驻质量服务专员,按月跟踪质量提升进展,按季评估质量技术帮扶成效,按年统计质量技术帮扶指标,形成“诊断—实施—反馈”全流程闭环。开展检验检测实验室互访行动,通过龙头企业共享实验室、技术机构提供专业检测服务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检测关键材料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二是强化标准引领。推动储能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对标达标活动,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个别行业企业参与制修订UL 9540、UL 9540A、UL 2743等多份国际标准,加入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协会组织20余个,参与制修订GB 43854、GB 36672、GB 40559等5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品牌示范带动。举办新能源领域首席质量官培训班,推动企业质量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产业质量管理训练营,开设质量管理、流程理念和设计优化方法等管理实战课程,累计培训300多人次,发布《生产设备管理规范》《变更管理实施规范》等团体标准规范,解决中小企业工艺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四是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为龙头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发明专利由22个月缩短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由12个月缩短至1—2个月,知识产权申请与布局时间成本大幅缩减。指导龙头企业逐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为链主企业提供行政、司法、仲裁、调解、检验鉴定、公证、维权援助等服务,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做出的贡献;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以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和引领的贡献。
“我刚刚入职怀柔实验室新疆研究院。我们学院这届毕业的10个博士生中,有四五个选择到西部就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博士毕业生马铭告诉调研组,“论文,到底该怎样‘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这个精准服务西部发展的国家级实验室,我找到了答案。”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