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城市发展理念决定着城市发展成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城市工作存在“重物轻人”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但居民上学、看病、养老难,群众生活不方便。应当看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人是主角、是核心,关键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市公共投资要从物质形态转向聚焦服务形态和福利形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要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夜游锦江营销负责人杨苛介绍,夜游锦江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年8月,此地结合成都世运会开设古今运动互动体验区,投壶、捶丸等特色运动体验备受青睐。
外方领导人在会上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践行“上海精神”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国家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这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表率。
与会人员高度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贡献,表示将坚定捍卫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赓续中泰世代友好,促进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
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此次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将有力推动上合组织各方同筑互利共赢之路。
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在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加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我们要深入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共谋发展、共筑安全、共兴文明、共促治理。要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点亮人类携手前进之路。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刘温馨、郑洋洋)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EB),相比2023年增长约40%;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
“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各大城市,只需留意街道上往来穿梭的车辆,便不难发现大量中国汽车的身影。这正是中俄两国在工业与贸易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格洛夫宁表示,“从区域合作来看,上合组织成员国在铁路运输、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进展,这一趋势在俄罗斯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