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东风列阵,雷霆守护四方”已不再是歌词中的意象,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盾牌。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当号令响起,武器装备精锐尽出、“首发”频现,集中展示了我国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展现了我军的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战略威慑实力。
“太兴奋!太刺激!尤其是降落伞打开那一刹那体验最独特!”“α世代”男孩宋斯沫十分兴奋,一路小跑着说。他的母亲分享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自己很愿意为孩子这种“体验溢价”买单,这是成长的“勋章”,也让孩子对“人生可能性”充满探索欲。
广场合唱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吴嘉琪分外感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她对乐谱上标注的“饱含敬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我们唱出的每个音符,都是对先辈的致敬和应答,对未来的承诺和信心。”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列出“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4]等六项具体战略问题。此后,从《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全面论述,到《战争和战略问题》以中国特点和战争历史等为观照对战略问题展开的系统分析,我们党在总结教训、研究历史、分析态势中,探索形成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一整套战略体系和战术打法。各地紧密结合敌我实际情形,在抗日战争总体战略指导下,自主灵活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局部战略,有的放矢、发挥优势,做好布局谋篇和落子作眼等精细文章,不断增强谋划与实施契合的精度、原则和方法协同的效度,逐步改变抗日战争初期被动失利的局面,推动抗日战争在战略战术和指挥运用等层面取得点面开花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战略策略的得当推进,也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和配合。邓小平同志在《胜利的回顾和胜利的期待》中提出,“我们要在所有干部中,造成研究政策、执行政策的热潮。没有正确政策,一切努力都是空洞的;有了正确决策,我们才能胜利。”[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战略战术的集成联动,需要政策举措的聚实增效。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战略演进和政策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方法和智慧,深刻领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论断蕴含的要义和旨归。
“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以军部的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布命令,誓死抵抗。
当时的新疆省政府用全疆各族民众捐献的大量现金和其他财物,购买了10架战斗机。1938年夏,满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希望的10架“新疆号”战斗机腾空而起,飞往抗战前线,给日军以猛烈打击。新疆各族民众为抗战捐献飞机一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新华日报》以《新疆同胞献机十架》为题报道了此事,称其“仪式庄严热烈,空前未有”。
伟大胜利照亮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到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压、不惧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