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两岸人民之间的情感与交流是无法中断的”“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让交流毫无距离与差异”“只有了解真实的大陆,才能打破岛内不实舆论禁锢”……在近日于福建举办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中,与会嘉宾的话语,生动展现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
郑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永生称:“选择驾校一是看资质,二看口碑,三要看通过率,第四要签合同,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第五,切勿相信包过、包拿证等不切实际的承诺。”
“海峡捧出黎明第一缕光,原乡人接过先祖的船桨……千年根系连成骨血铿锵,浪尖相拥何惧暗潮冲撞。”在海峡青年论坛现场,多位两岸青年以关键词共创的方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了这首承载两岸记忆与青年未来的专属音乐。
依据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高科技”的多维目标要求,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一是以新思维破局,培育具备现代农业运营能力的农创型人才。瞄准“农创+”融合业态,整合企业孵化中心、电商运营平台、创新创业导师等资源,通过商业模式自我建构、实战项目操盘训练、市场风险管控模拟等方式,聚焦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现代化农商管理能力。二是以新知识筑基,培育具备原始创新力的现代农业技术型人才。围绕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病虫防疫等“卡脖子”技术,整合高校优势学科、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农业龙头企业资源,通过拔尖人才选拔、交叉学科赋能、专项科研支撑等方式,聚焦基础理论创新、先进技术研发、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创新能力。三是以新技能提质,培育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生产管理型人才。围绕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目标,整合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科技小院等资源,通过生产模拟、市场调研、实习实训等方式,聚焦智慧农场、数字乡村、农机操作、生产管理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的新技术推广能力。四是以新发展理念塑品,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服务型人才。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指引,对接“双碳”战略、三治协同要求与“兴农强农惠农”使命,整合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基层两委、农耕文化等资源,通过生态农业改造、田野思政课堂、榜样示范引领等方式,聚焦国策农情、绿色农业、生态修复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三农”责任意识。
作为中国唯一从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技术研究与试验鉴定的大型试验研究基地,凤凰涅槃后的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目前试验能力与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具备进行涡喷、涡扇、涡轴、涡桨发动机等多类型发动机试验的条件与能力。
在2025海峡职工论坛,与会代表就促进两岸职工协同创新、提升两岸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弘扬工匠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措施;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两岸气象专家学者就深化两岸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商讨,并发布《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开放式课题申报指南》;在2025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双向”师承拜师,两岸共通优质道地中药(材)饮片相关标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类似的合作交流和成果分享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