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范晓彬作题为《百年化工情赤诚报国志奋进新征程》的学科发展报告,回顾和追溯了天大化工学科与国家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的百年发展历程,表示一代代天大化工人坚持科技报国、潜心育人、求实创新、引领未来,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大化工以学科百年为新的起点,愿与全国化工同行共同推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化工产业培养更多卓越化工人才,为持续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和化工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肠题凑”,其实就是汉朝皇室的一种高规格丧葬制度。具体的“黄肠题凑”实物,指的就是棺椁周围那四面壮观的“木墙”。它由一万多根长90厘米,宽、厚均为10厘米的黄色柏木芯木枋搭建而成,“黄肠”指黄色的柏木芯,因为层层叠叠看起来像肠子而得名“黄肠”。“题凑”指的是上万根木枋围绕着棺椁的姿态,就像很多人把头凑在一起,围成一圈的样子。“题”是“头”的意思,“凑”则指“以头向内”的样子。这个葬制,在西汉是荣耀和地位的象征,是只有皇家人士和极少数官员去世后,通过皇帝赏赐才能享有的。《汉书·霍光传》中曾提到,西汉权臣霍光去世后,就被赐予“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多年来,人们只是在文献中看到过“黄肠题凑”,却一直没有机会目睹它的真容。直到1974年大葆台汉墓的出现,它才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呈现于世人之前。
报道称,驻扎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团队表示,13日早间在现场视察时,看到5号和6号反应堆附近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弹壳,没有发现窗户破碎或其他损坏的迹象。
诸侯王的生活,自然与寻常百姓的生活大不相同。不过,在大葆台汉墓的遗物中,人们还是能够对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做出一些猜测。比如,墓葬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小米、枣和栗子等食物,其中的小米甚至没有碳化,时隔两千多年依然能看到黄色的颗粒。此外,大葆台汉墓也出土了不少殉葬动物的骨骼,其中发现了金钱豹、鹿、狍子等动物的遗骨,甚至还有一起放置在陶瓮中的猫骨和兔骨。从这些丰富的随葬品中,也能窥见当时北京地区的自然状况,看起来,那时的北京水草丰美,甚至可能是一片片森林。而其中的猫骨和兔骨,也常常被后人解读为猫和兔子在当时已经开始和人类一起生活的佐证。不过,目前人们还看不出,这些动物究竟是作为家禽、家畜陪葬,还是作为食物被放置在墓葬之中。
然乌镇有藏东第一大湖——然乌湖、世界三大海洋性冰川群之一——来古冰川,多吉珍珠山、然那草原、休登寺等众多自然与人文资源,G318国道穿行而过,帮助然乌镇将资源优质转化为流量优势与经济优势。近年来,依靠国道人流、车流,然乌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正以旅游发展带动全面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镇旅游收入约5600多万元,其中仅“然乌小镇”旅游项目接待游客数13.6万余人次,收入达2895余万元。
陈立长期从事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也是《专家共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她解释,学习困难只是一类症状,病因多样,且多与神经发育性障碍相关,例如ADHD、智力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网络沉迷等也很常见。此外,很大一部分神经发育障碍患者患病与遗传因素相关。陈立指出,遗传不是指父母一定有相同症状,而是基因造成的精神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发掘工作开始进行后,人们开始对这个全新发现的汉墓抱有期待。因为在不久前的1972年,马王堆汉墓“不朽女尸”刚刚出土,这让北京的考古工作者燃起了希望。他们想象,或许也能在北京发现同一时代的“不腐尸体”。但墓葬打开之后,盗墓贼留下的盗坑,明显的火烧痕迹,以及大量丢失的随葬品,让他们有了不好的预感。幸好,一号墓中壮观的“黄肠题凑”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惊喜。但到了对“一号墓”进行开棺时,失望又一次袭来:人们并未第一时间看到尸骨和任何遗物。后来,工作人员才发现,墓主人的尸骨已被拖拽到了外面的某层棺椁上,脖子上还系着绳子。根据参与发掘的专家、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黄秀纯的分析,可能是因为尸体被盗墓贼用绳子从棺材中拽了出来,发现没有可偷之物,于是就这样随意扔在了外边。
“‘天路零公里’、建团61年、行驶里程超1亿公里……”运输任务途中,车队休息间隙,连队组织传统教育,王硕在黑板上写出几个数字,并介绍数字代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