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是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这里,中外嘉宾感叹大自然的魅力,并对当地35平方公里的草原生态保护成果称赞有加。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致力于将景区打造为原生态草原旅游目的地,推动建成集资源保育、科学利用、科普宣教、智慧监测、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实践创新景区。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超级高兴!”决赛后,李雨财大声喊出了夺金的激动。李雨财的这块金牌来之不易。失去右小腿的他,每日坚持早、中、晚三练,每天在柔术垫上摔打四五个小时。训练时他要卸下假肢,单脚在垫子上弹跳、翻滚、摔投。“任何动作都有难点,但只要你每天和它过招,困难就慢慢变成习惯。”李雨财说,“我想告诉所有残疾的朋友,一定要相信自己,为人生加油。”
近期国家层面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密集出台。地方积极跟进落实,并配套出台了系列举措,多地持续完善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将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是扩内需政策发力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此前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做好扩消费工作:着力推动增强消费能力,让大家敢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让大家能消费;持续优化消费供给,让大家愿消费。
然而,“零门槛申请”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转入”。事实上,转入标准依旧严格、竞争相当激烈。为了提高转专业成功率,学生必须在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生涯规划这三方面力争上游。首先,坚持将国家战略需要、产业前沿需求和个人兴趣优势相结合,合理确定目标转入专业。其次,提前研究接收政策,在专业成绩、竞赛实践、集体活动等方面“稳扎稳打”,积累卓越的学习能力、实力与潜力。最后,科学评估专业课程难度、对能力素养的要求等,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缩短转专业后的适应期,持续激发学习兴趣与动能。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